中新网宁波12月3日电(记者 林波)当下,“拼经济”已成为各地的关键词。如何助企“拼经济”?
宁波市贸促会、宁波国际商会会长徐光宪于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下,浙江正在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加快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该会将立足宁波、面向世界,努力发挥贸促机构和国际商会的双重职能,积极开展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民间贸易往来,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发展,开创合作新局面。
自1989年成立以来,宁波市贸促会在推动国际经贸交流、外资利用、先进技术引进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今,遍布海内外的贸促会关系网为民间对外交流搭建起了桥梁。
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七次会议经贸推介洽谈会现场。宁波市贸促会供图
眼下,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水道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机遇搅动了一池春水。在区域合作新模式下,众多商人也已嗅到了商机,宁波市贸促会积极助企搭建“走出去”民间对外交流平台。
特别是作为外贸大市和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宁波拥有诸多中小微企业。如何更好助力他们“走出去”,融入全球朋友圈?
为助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宁波市贸促会推出“甬通全球”境外系列展,通过设立“甬通全球”专区,开展经贸对接会等活动,帮助宁波外贸企业组团拓展新兴市场。
11月23日,由宁波市贸促会、宁波国际商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印尼)贸易博览会在雅加达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实现采购金额超30亿美元。
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宁波市贸促会组织经贸团赴阿联酋、印尼、日本、罗马尼亚、希腊等国开展对外经贸活动,积极参与推进与尼泊尔、伊朗、智利、土耳其等国家双向经贸合作,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在搭建“走出去”民间对外交流平台的同时,宁波市贸促会广发全球邀请函,对外交流“请进来”的步伐也更趋稳健从容。
2023年5月15日,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七次会议经贸推介洽谈会在宁波举行,中东欧国家商协会代表及企业代表齐聚,聚焦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商机,共探合作新空间。
徐光宪表示:“举行经贸推介洽谈会是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七次会议重要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务实的推介对接活动,帮助参会的企业家朋友找到适配的投资贸易项目,创造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结交更多好朋友。”
在此次经贸推介洽谈会上,宁波市贸促会与黑山国际经济交流协会进行了合作签约,为双方经贸交流搭建友好合作平台。
2023年,浙江提出要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之省,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如何打造更具韧性、活力、竞争力的“地瓜经济”,让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全球各地?
立足宁波县域产业特点,宁波市贸促会在2023年持续开展了服务外资企业行动,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让国际经贸代表走进“枝繁叶茂”的县域,提升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成效。
以国际经贸代表团浙江行系列活动为例,为突出地方经济的承载力、虹吸力、辐射力,让外方更有信心看到宁波实力,2023年2月至3月期间,来自斐济、马来西亚、法国、墨西哥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经贸代表走进了宁波奉化、宁海等地“看”发展。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安正义在参加该活动时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宁海、奉化,从宁海的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到十里红妆文化园,再从奉化的智造企业到科技企业,他透过一个个考察点看到了县区发展的活力,更从中看到了中国发展的蓬勃动能。
2023中国宁波·联合国采购推广大会在宁波举行。宁波市贸促会供图
此外,宁波市贸促会还承接了2023中国宁波·联合国采购推广大会,邀请联合国机构与企业代表来到宁波,围绕“联合国采购与全球市场机遇”主题,与本土企业共同探讨合作机遇。通过该活动,200余家企业同时上线联合国采购官网,近100家企业成功注册成为联合国采购供应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抢订单、拓市场发掘出一条快捷通道。
“在这之中贸促会能做很多事情。”徐光宪表示,聚焦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宁波市贸促会将继续巩固提升合作项目,谋划实施新的合作项目,愿为民间对外交流搭建宁波舞台,讲好宁波故事。(完)
12月3日9点49分,“中欧+澜湄快线”国际货运专列和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同时在中老铁路磨憨站首发,运营满两年的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与中欧班列国际物流大通道实现有效衔接,切实打通了“东南亚-昆明-成都-欧洲”的铁路亚欧大通道。
“中欧+澜湄快线”中老铁路国际货运专列,搭载来自俄罗斯的32车非金属矿石产品,这趟专列从俄罗斯莫斯科戈尔内廖站出发,经过满洲里口岸入境后,发往城厢站,再经成昆铁路、中老铁路发往磨憨站出境,至万象南站换装米轨,最终抵达泰国曼谷马达埔站,全程运行约22天,相比传统海运路线,节约了约20天时间。随着“中欧+澜湄快线”中老铁路国际货运专列首发,“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正式打通。
同时,首列满载老挝粮食(玉米)的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从中老铁路磨憨站发车,标志着老挝粮食运输开辟了新通道。此前,老挝粮食进口运输方式,一般是公海铁联运,先通过公路由老挝运输到泰国,再通过海运由泰国运输到钦州港,最后通过铁路运输到国内各地,运输时间长,成本高。而随着首列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首发,预计2天后就可以到达云南蒙自北站,并集散至全国各地,全程运行时间相较公路运输减少1至2天,运输成本下降20%,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澜湄快线”和“蓉欧班列”的紧密衔接,铁路部门自2023年4月份起,已组织开行昆明王家营西至成都城厢站的多式联运班列,此举为“澜湄快线”无缝衔接“中欧班列”提供了现实运力保障。而自云南磨憨粮食指定监管场开通以来,铁路部门以磨憨铁路口岸粮食指定监管场地投用为契机,为来自老挝、泰国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优质农产品,提供运输便捷、快速、安全的国际运输服务,实现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开行。(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刘文杰)